这件事是昨天三姐告诉我的。14.08.2008 农历七月十四是祭拜亡母的日子,我没请假,照常上班,家里的祭祀就由其他兄姐处理。那天早上三姐来了整个早上没看到爸爸,她进房看见爸爸躺在床上,眼眶红红,一定是又想起老伴,不免悲从中来。老爸又再为老伴的离去伤心。
老爸是个很坚强的人,我很少看过他掉泪。他很会忍痛,即使祖母逝世他也没掉泪。可是妈妈的离去对他的打击实在太大了,他一次又一次地为了老伴的离去伤心不已,那份思念之情还是那麽的浓郁。很多时候他都沉默不语,独自躲在房里啜泣,一提到妈妈,他都不由自主地眼眶泛红。
父母结婚48年,婚后父亲独自一人在新加坡打拼,妈妈在马来西亚的夫家照顾公婆和打理一切大小事。直到祖父过世了,爸爸才把妈妈和祖母接来新加坡。虽然妈妈没受过多少教育,她却很能干,很贤惠,她具备了客家人的传统美德,克俭勤劳,刻苦耐劳。她不只要种田,养猪,还要看顾那麽多的小孩,家务事等等都处理得井井有条,好让父亲能安心地工作赚钱。我们今日能有丰衣足食的生活妈妈的功劳功不可抹。 当然,他们的婚姻也并不是一帆风顺,年轻时,为了婆媳关系,经济问题加上父亲又是个大男人主义者,婚姻一度陷入危机。吵闹过后,为了孩子还是把这个家完整的维持下来,这段路走来的确不容易,妈妈受了很多的委屈。
进入老年,父母的关系才好转,年事已高的父母会互相扶持。他很自责,妈妈的身体一向没有什麽大碍,每天还是在厨房忙碌着,突然的晕眩,一个月后,就这样妈妈和我们永别了。。。
2 comments:
所謂"十年修得同船渡,百年修得共枕眠".您父母親的夫妻情,恐怕不是每對夫婦都能體會和效法的.老爸爸心中的孤獨,也只能靠子女們來安慰了.
Grace
父母一起同甘苦,白手起家,有福同想,有难同当,感情才会这么深厚,经得起时间的考验。
Post a Comment